人社部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,我國累計招收博士后28萬余人,累計出站16萬人?!吧杏?2萬余人因各種原因未出站,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?!痹谌珖舜蟠?、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藻類研究所所長鄒寧看來,現階段,我國博士后制度面臨一些新問題,“累計在站時間不能超過6年”的時間限制就是其中之一。
1985年7月,我國博士后制度正式誕生。37年來,博士后制度幾經完善,人數穩步增加,博士后日益成為科研的重要力量,為提升我國科研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2015年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見》,明確博士后在站時間最長不超過6年,一旦超過,出站系統會自動鎖住,要求退站。
“這會打斷某些科學研究的持續性,挫傷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?!辈粌H如此,鄒寧還擔心,這種時間限制可能使得科研人員無法安心“坐冷板凳”,導致科研領域急功近利現象的發生。
鄒寧建議,可以取消或視特殊情況(比如疫情)延緩博士后在站時間限制,同時,完善博士后管理體系,引導政府、企業、行業協會等多元渠道為博士后提供科研資助、掛職、科研協作、合作研討、就業等機會,緩解年輕博士后面臨的多重壓力,保障博士后靜心科研。
除了出站時間限制,博士后的待遇問題也受到關注。全國政協常委、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王梅祥在調研中發現,博士后的待遇普遍較低,特別是在內地大城市較難體面地生活。不同地方和地區博士后收入差異懸殊,導致博士后人員隊伍不穩。他了解到,近幾年,優秀博士畢業生不愿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、優質高校和科研機構難以吸引優秀博士后人員、在站博士后工作積極性不高等現象普遍存在。
王梅祥建議,國家增加對博士后科研人員的財政投入,較大幅度提高在站博士后人員的生活補助,使博士后達到基本“體面”的生活水準。調整博士后基金的資助結構,大幅擴增“博新”計劃指標,評審時海內外博士申請者一視同仁?!安┬隆庇媱澲笜嗣~向重點研究領域和“雙一流”優勢大學及學科傾斜,同時支持西部的“雙一流”大學和學科。
“同時,要解決‘向上流動性’問題?!蓖趺废榻ㄗh,在編制上做出一定安排,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吸納并招募優秀博士后出站人員,提升博士后出站后在“雙一流”高校和學科求職就業的機會,并在國家人才計劃中,取消“唯海外博士后經歷”的先設條件,真正做到任人唯賢和任人唯能。
既為提升博士后就業機會,也為擴充優質教師資源,近幾年,不少高校探索建立了師資博士后制度。
“以蘇州大學為例,自2016年9月實施師資博士后制度以來,有57名師資博士后通過3年的培養和考核留任師資,留任率達到了87.7%,成為學校補充師資的重要來源?!比珖舜蟠?、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介紹,師資博士后制度既提高了高校人才選聘的靈活性,又提升了新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崗位勝任力,還為現行博士后制度增添了新的活力,“對增加高質量師資數量、提升青年教師學術水準、激發青年教師創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?!?/p>
他建議:“應將高校師資博士后制度規范化、制度化,做大做強高校青年人才的‘蓄水池’?!?/p>
具體來說,熊思東建議,建立國家層面的師資博士后制度,修訂《博士后管理工作規定》,將師資博士后納入國家統一管理范疇;設立師資博士后基金,進一步加大對師資博士后的科研支持力度。
同時,建立共同投入機制,建立國家、省、市、設站單位經費分級投入保障機制,對進站和出站工作師資博士后給予有吸引力的補助;完善師資博士后保障激勵機制,師資博士后在站期間參照常規的教師管理體系,在專業技術職務評審、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與高校新入職事業編制博士教師享有同等待遇。
此外,簡化師資博士后入職程序,在保證師資博士后質量的前提下,對于非師范專業的師資博士后實行“兩證合一”政策,既有博士后出站合格證,也有教師入職證。(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楊文懌 唐琪 董魯皖龍)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19 www.strawberryhillmusicda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